无标题

查看分类

无标题

我们该如何反窃听——3.15报道的信息泄露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时间:2025/3/17 17:21:40 次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今年的3.15晚会,关于食品、餐饮、生活用品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但是处于职业敏感度,我对重点关注到了这次3.15晚会报导的关于“窃取我们个人隐私的信息黑洞”。

我给没看过节目的观众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者在网上看到一些号称能“精准获客”的公司,觉得里面有猫腻,就假装成是意向客户前往这些公司展开调查。

后来发现云企智能和绿信科技这两家公司依靠网络爬虫技术非法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进行打包售卖。

这些公司宣称可以将公众号关注用户和群内用户的电话号码窃取出来,如果有些用户阅读转发了文章,软件也可以非法爬取用户信息。

并且可以做到抓取竞品公司视频软件、直播间里的客户信息,只需要提前设置好参数就可以抓取,更有甚者可以抓取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数据。

听到这个信息大部分人应该跟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震惊,觉得信息泄露太可怕了,但是我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记者漏掉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

我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一个概念,就是这个报道里面反复提到的网络爬虫技术,网络爬虫是从公开可用的资源爬取信息,比如说网页内容、评论内容等等,它是无法爬取爬取本身就未公开的内容的。

举个例子,你在某短视频软件用手机号注册了信息,这些信息应该都是未公开的隐私信息,这些平台也有义务保护这些隐私信息,这些信息爬虫是不可能爬到的;但是如果你在评论区留过自己的联系方式,那么爬虫就可以爬到了。

而且大部分网站其实是有一些防爬虫的措施的,比如说在网页里加一个反爬程序,或者是把网页内容的字体改成不常规的字体等等。

但是我看了新闻里面的描述,我个人认为他形容的是可以直接窃取用户的账号信息,如果真是我想的这种的话,我认为不单单是爬虫的问题,更有可能是人员管理的问题,也不做更加深入的讨论了,怕到时候号封了。

对于网络爬虫窃取我们隐私信息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可以防止信息泄露,保障自己的隐私安全呢?

1.不在任何社交平台、公共平台留自己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个人信息等隐私信息。

2.不要随意给陌生网友留自己任何的隐私信息。

3.不要参加一些线上或者线下的一些问卷,并在其中留下自己的隐私信息。

4.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

5.可以申请虚拟号码,在一些平台留联系方式的时候使用虚拟号码。

只要做到了上面这几点,你不在任何公共平台留下自己的真实联系方式,网络爬虫也就爬取不到你的相关信息。

Copyright © 2020 武汉诚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