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查看分类

无标题

警惕!共享充电宝竟成窃密工具?这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时间:2025/10/16 17:32:26 次数:

有位粉丝咨询手机窃听问题,我常规询问他是否点击过陌生链接、扫描过陌生二维码,或是下载过不明安装包,他的答案都是 “没有”。
但据他回忆,之前在外使用共享充电宝时,手机突然弹出一个请求弹窗。当时他急着充电没细看内容,直接点了同意,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不对劲 —— 以往用共享充电宝从未遇到过类似弹窗。
这正是今天要给大家科普的新型手机窃密模式。
此前常说的 “陌生链接”“陌生二维码” 等窃密手段,已让多数人提高了警惕。不法分子便换了思路,把目标瞄准了 “共享充电宝” 这个高频场景。
人们通常在手机快没电时才会用共享充电宝,此时往往比较着急,不会仔细留意设备异常。一旦连接这类改装充电宝,手机会弹出弹窗,内容多为 “是否允许 USB 调试”“是否信任该设备” 等。若点击 “同意”,相当于向不法分子开放了手机的核心权限,他们能通过后台软件查看照片、文件、通话记录、短信等所有隐私信息。
更可怕的是,这类信息的传输速度极快,约 1GB 的文件仅需 10 秒就能完成传输。而人们正常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时长,足以让不法分子获取手机里的全部信息。
部分改装充电宝还会自动在手机里植入窃听、窃密软件,这些软件会长期潜伏在系统中。不法分子通过软件不仅能实时查看、传输手机隐私,甚至能实现手机同屏监控,比如远程调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周边环境照片,并将照片传回自己的后台。

无需过度恐慌,掌握 3 招可有效防范

首先要说明的是,遇到改装充电宝的概率其实很低,大家无需过度恐慌。不法分子为获取有价值的隐私信息,通常会将这类改装设备放在大型企业、科研机构或机关单位附近,普通场景出现的概率较小。但掌握分辨和防范方法,能进一步降低风险:
  1. 优先选连锁品牌:在外租借时,尽量选择知名度高的连锁品牌,不要因着急充电就选用没听过、不知名的小品牌共享充电宝。
  2. 租借后先查外观:拿到充电宝后,仔细检查外壳是否有人为拆开、撬动的痕迹,若发现疑似改装痕迹,立即放弃使用。
  3. 弹窗一律点拒绝:连接充电宝后,若手机弹出任何请求授权的弹窗,无论内容是什么,都要选择 “拒绝”,并在充电模式中勾选 “仅充电”。
尤其在涉密场所,需更加警惕,建议尽量不使用周边的共享充电宝。日常使用时,只要做好细致检查、不轻易授权这两点,就能规避绝大多数共享充电宝带来的窃密风险。

Copyright © 2020 武汉诚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